廠商會倡再工業化 打造香港品牌 ——解決人才儲備不足 紓內憂外患
2022年11月3日

全球政經局勢動盪,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史立德從事工業超過三十年,直言現正面臨前所未見之危機。香港要求存,除了盡快與國際通關,長遠應該增加人才儲備,副會長盧金榮則建議,中小企應趁機增值自己,以戰養戰,最終的目標,是將香港的基礎科研結合工商業,打造自家品牌,劍指中外市場。

撰文:郭顯通 本刊記者、鄧傳鏘 本刊總編輯

疫情持續經年,加上中美爭鬥、俄烏戰事等內憂外患,香港經濟備受衝擊。根據政府資料,今年6月份香港出口較去年同期跌幅達6.4%,差強人意,往中國、日本、歐美等地的出口數字均見疲弱,最令人擔憂的是,這種困境絕非短暫。

廠商會會長史立德接受本刊訪問時指出,歐洲正面臨能源危機,英國通脹飆升、德國失業率高企等窘局;另一邊廂,美元持續強勢,令其他貨幣相對貶值,影響原料價格、進口意欲及供應鏈,加之美國對華的貿易限制,他預計今年訂單至少銳減20%,不少廠家慘被「退單」,港商苦不堪言,抱着「做得一日得一日」的心態。

史立德坦言,目前是其三十多年從商生涯中最艱難時期,「我在香港出生、成長,香港一直是『不夜城』,從未見過條街咁靜!」

香港腹背受敵

環球經濟出事,香港身為國際大都會,自然難獨善其身。然而,香港面對的危機還遠不止於此。

訪問開始時,問到兩位會長現下最大的難題,史立德不加思索,「勞動力不足」。史立德身受其害,「我想請個秘書都請唔到!」

不僅請不到秘書,史立德一手創立的華彩集團,業務主力在深圳,現時大約一千名員工,仍在持續流失。史立德說,現在深圳人工拍得住香港,不少年輕人寧願「北上搵銀」,香港人力進一步流失。

出生率低、移民潮、人口老化,再加上封控措施令人口流動受阻,外界人才沒有意欲來港,兼且「復常」無期,雪上加霜。

史立德形容,現時是高中低層的工作都缺人。「外傭其實都算是外勞,如果來港人數減少,要由港人親自照顧小孩、包辦家務,變相會令人力資源流失。」

現時香港外傭約三十萬,等於幫輕三十萬個家庭,釋出本土勞動力。盧金榮則提出更大隱憂。「香港多年來缺乏完善的整體人口政策,不如新加坡搶人反應快、有效率。」他觀察到,香港經濟從勞動密集工業到現在第三產業崛起,幾經轉型,惟人口政策多年來從未跟上步伐。

相較香港,新加坡招賢納士更積極進取。史立德分享實例,隨着全球各地通關、香港實施0+3措施,坐困愁城幾近三年的市民終於按捺不住,紛紛計劃出遊散心。「我有相熟導遊話復出帶團歐遊,但是起點不是香港,卻是新加坡。」換言之,新加坡近月為拼觀光業,連香港導遊也搶。史立德對此感到擔憂,「香港競爭力正逐漸減弱,無人才,如何做大個餅?」

近日另一例子是,全港唯一紙包飲品盒及雜紙回收廠「Mil Mill喵坊」慘遭科技園「逼遷」,引發公眾嘩然。另一邊廂,由去年開始,新加坡已跟喵坊商討設廠事宜,更早就派員來港視察,連創辦人都大讚新加坡官員「好專業、好誠懇、好Humble」。

新加坡復常快,短期內危害香港地位,香港即使通關後仍有隱憂。「歐美經濟蕭條,想做內銷也非一朝一夕可以轉型。」史立德說,基於中港文化差異,香港貨回到內地,未必吃香,適應期可能很長。盧金榮進一步指出,中國南方與北方已有差異、在包裝、設計方面都要調整。

除了市場口味,最令史立德顧慮的,是內地競爭對手,「他們做慣內銷,價格可以做得比我們低很多,𢱑晒頭都不知如何做到。」

即使想聚焦內地市場,還是要應付文化差異及超強對手,香港出口業即將迎接重大挑戰。

通國際更有利

新加坡近日「爬頭」躋身國際金融中心三甲,香港則成「梗頸四」,問到會否擔心香港地位被取代,人才進一步流失?史立德不諱言有此可能,新加坡試圖取代香港亦非一日之寒,惟香港的獨特優勢,在於「面向世界,背靠祖國」,應多加發揮,「人哋如此積極,香港是否都要反思呢?」

史立德認為,國內至今堅持不肯通關,實屬情有可原,作為人口大國,面對傳染力極強的Omicron,實不可掉以輕心,但香港卻可考慮先行與國際通關,如果香港通關後一段時間發覺並無大礙,可起「先行先試」作用,為國家逐漸局部開放鋪路。

「特首講明不想行回頭路,我都同意,不可能永遠閉門不做生意。」香港作為外向型經濟,先對外通關更為有利。盧金榮則指出,只要控制到醫療系統超負荷風險,0+0未嘗不可,只要通關,「起碼有生水入來」。

人才政策 宜多多益善

其次是吸人才。香港搶輸新加坡,歸根究柢還是政策不周。「香港要吸引人才,必先有完善配套,你想人來,但有無好環境給人落地?」

盧金榮認為,首先要解決外來人才居住問題,然後諸如日常生活、幼兒教育等都一應俱全,才能成為外來人才安居樂業之所。

史立德分享所見,有對年輕夫婦攜子女移英,配套完善,一到埗便有書讀,生活成本又不高,「不知幾開心」。

史立德說,往日香港家庭動輒生育五、六名子女,今時今日一、兩個已經「夠晒數」,很多新一代甚至明言不想生,「寧願養寵物都不想生,煩嘛」。

香港連續三年錄得人口淨流出,其中尤以年輕勞動力居多,要吸引多少人才夠?盧金榮認為增至一千萬人左右方為理想數字,以應對人口老化問題及未來多項基建發展。如此龐大的人力資源,固然要靠輸入。

「香港後生個個想入大學、爭學位,當人人都要做金融才俊,職業訓練就更顯不足。」盧金榮指出,要發展創新科技,不能單靠大學生,會「落手落腳」的技術、操作人才同樣重要,惟香港社會一直不重藍領,奉金融、商業、地產等行業為至上,加上本已低下的出生率,致使人才短缺。

創新及科技局今年7月正式改組為「創新科技及工業局」,刻意強調「工業」的工作重點,未來相關人才政策或須更側重於工業培訓,最典型的例子要算上德國。

德國工業之強大,有賴於其「雙軌制技職教育」體系,有別於香港學生普遍完成十多年學校知識教育後才踏足社會,德國小學行四年制,之後根據成績分流,在雙軌制技職教育體系下,學生可以選擇符合志趣的企業,七成時間在企業學習,只有三成時間在學校,知識與實務並駕齊驅,產業不愁沒人才。香港要是有心發展再工業化,或可向德國借鑑,培育工業人才。

在新冠肆虐、中港重門深鎖之前,「好多國內客來香港買樓、投資,毋懼香港高樓價,承接力一流」。現在?入口仍未打開,出口人流絡繹不絕。史立德不厭其煩建議政府重視人口政策,在生育、培訓、引入外援等方面都要制定清晰路線圖,重新提升香港競爭力。

再工業化 打造自家品牌

有關人才政策,廠商會早有構思。今年8月,廠商會對2022年《施政報告》提建議,在北部都會區或落馬洲河套區設立「中試協作平台」,推動香港再工業化發展。中試全稱「中間性試驗」,一言以蔽之,即將科研成果變成可量產商品的中間過程。

廠商會有此建議,旨在透過促進港、深兩地人才合作,最終由「港版中試」,到「香港製造」,打造自家品牌,讓香港貨也能揚威海外。

「一直以來,我們都為他人作嫁衣裳,美國人、歐洲人落單,我們便為他們生產、運輸,沒有自己的東西。」史立德認為,香港人靈活、具廣闊國際視野,亦不乏設計、資訊科技及科研人才,再工業化指日可待。

史立德坦承,香港一直處於被動,「無資源、無畜牧、無石油、無礦產,全憑人才往來。」然而香港科研已達國際水平。實際上,廠商會旗下於去年成立的「CMA+」,正是為「科技商品化」量身打造。盧金榮介紹,CMA+協助企業配對科創企業或大學研究,將科技連繫到適合的商家,聯手生產新產品。

盧金榮分享成功案例,一家歷史悠久的膠片廠,經CMA+配對,開發出將防菌塗層用於膠片,最終轉化成透明口罩,成功抓住「疫」市商機。

就在今年,廠商會與香港理工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,正式結合學術界與工商業界之力,將科研應用於商業。史立德與盧金榮異口同聲,都說香港基礎科研做得好,只是過去很多時停留在象牙塔,成果無法落地。史立德以大疆及MyCar作例子,兩者皆起源香港,惟捉到鹿不懂得脫角,以致錯失多隻「會生金蛋的鵝」。

「再工業化不是把生產基地轉移香港,而是做自己的品牌,例如研究、設計在香港做;量化生產,可以外判到東盟國家或內地做,但手執品牌IP的,是香港人。」史立德認為發展自家品牌不費大量人力、物力之餘,又可擴展全球市場,提升香港工業水平,可能是香港再工業化未來康莊大道。

盧金榮說,CMA+與企業共享實驗室,不僅共享儀器,還共享知識,提供顧問服務,方便夥伴企業研發。香港傳統產業如食品等向來做得好,「但都要升級、轉型。」

政府、企業共度時艱

廠商會心繫中小企,經濟不景,史立德希望政府推出多樣政策救亡。「短期內可透過『還息不還本』、派錢等刺激經濟;長期則應向再工業化政策傾斜,如減稅、批出土地讓廠家進駐、發展等。」

廠商會在疫症大流行期間,積極開發網購市場,如「港甄選」借力近年備受歡迎的直播帶貨模式進軍大灣區,史立德說,網購市場是未來大趨勢,加上內地市場相對成熟,因此廠商會勇於打破地域限制,若然將來香港科技商品化發展到獨當一面之時,更可以將香港產品推到大灣區甚至全國。

對於正處危難關頭的中小企,史立德身為業界老行尊,建議廠商可以暫時縮減規模,控制成本,「大家現在都在『捱日子』,更應保存實力,等待明日太陽東升,再大展拳腳。」

史立德倡節流,盧金榮則教路如何開源。「做開傳統產品,都可以發掘潛力高的新產品,融合創新科技,好似廠商會檢定中心都從傳統產品檢測,到現在檢測類型都變得很多元化。」檢定中心抓緊疫市,推出消毒液、口罩,還有COVID檢測,收費向市場睇齊。

經此一「疫」,全球消費模式大變,能否回到昔日光景,史立德認為,「一切都有待證實」,惟目前盡是未知之數,政府更應壯大膽量,先與國際通關,讓一切逐漸調整、適應,最後回復正常。

經歷多次經濟周期,明白病來如山倒,病去如抽絲的道理,即使疫後復常,史立德也不敢掉以輕心:「生產線不是話開就開,重整還有漫漫長路。」

他估計經濟要完全復甦,起碼耗上一、兩年,而在這之前,大約兩至三成中小企會撐不住,只好倒閉,史立德從事印刷業,看到不少同行已經結業不幹,年紀大的見市道不好,索性退休,「過到這一關的,手瓜都好硬。」

雖說前路茫茫,滿是未知數,對於香港前景,兩位會長仍不悲觀。史立德強調,香港「背靠祖國,面向世界」,只要通關後好好把握中間人優勢,可謂「無得輸」,「一國兩制」之下,香港作為中國最開放的地方,兼具國際視野、人才、法律、航運優勢,難怪新加坡都想取代。還有,「香港是小地方,回血可以很快。」

盧金榮說,香港可以發揮國際優勢回饋祖國。香港法律、會計標準國際認可,與內地企業合作時必有助益,「內地那套接不上國際,但我們可直接與內地接軌。」

上文提及的廠商會檢定中心同樣是國際認可。香港雖然角色被動,但擁有難以動搖的優勢,貫通中外,倘能好好「兩條腿走路」,長遠來說仍然商機無限。

節錄自《信報財經月刊》2022年11月號